Photography-Introduction-1

摄影入门29课笔记(B站)

本文主要以B站摄影入门29课为基础,记录下摄影入门的基础要点。
B站教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4411e7sv?from=search&seid=3816338889613485187&spm_id_from=333.337.0.0

前言

在玩任何东西之前都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打底,从入门的角度来说不需要太多细致的理论。只需要你必要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摄影入门新手来说本文的基础知识已经足够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去消化。摄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一件事情,不用太过执着于将理论学透了再去拍摄。

1. 曝光三要素:控制光线强度

光圈

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的光亮。用f/表示
光圈数值越小代表光圈开口越大,进光越多,越亮
一般在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挡时,达到最佳光圈

景深

大光圈景深浅,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小光圈景深长,主体和背景都清晰

快门

控制光线投射在感光元件上的时间,进而影响曝光效果。用快门速度 秒s表示
快门速度小、曝光时间长,越亮。(慢快门记录轨迹;快快门抓捕瞬间)慢快门要用三脚架,人手会抖

感光度

对光线感应的灵敏程度,是影像传感器产生光化作用的能力。用ISO表示
感光度越高,曝光越充足,越亮,噪点多。感光度低 照片更细腻

2. 拍摄模式

M 手动曝光模式

可调整光圈、快门、感光度等所有参数。一般入门摄影者最好先从M档开始练习。

AV 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光圈可以人为手动控制,而快门会由相机自动计算

TV 快门优先模式

快门可以人为控制,光圈由相机计算

P 自动曝光模式

A 全自动曝光模式

注意:以上P档和A档,不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

3. 镜头

镜头越短,拍摄范围小,视角越大。镜头长,拍摄范围小,拍的距离远。

广角镜头

小于24㎜,取景范围大,适用于风光、建筑

标准镜头

50㎜左右,标准人像、静物、集体照

中长焦镜头

70-135毫米。人像

长焦

大于135毫米。动物、远景体育
焦距长,景深浅,背景虚化

4. 对焦模式

AF自动对焦模式

单次对焦模式

连续对焦模式

自动追焦,用于运动物体

智能自动对焦

不规则运动

MF手动对焦模式

用手调节镜头的对焦环来实现对焦,调到最清晰时按下快门
任何情况都能拍摄

5. 对焦点

单区域对焦

动态区域对焦

多个物体不知道对哪一个

6. 白平衡

光线本身有颜色,白平衡用来补偿光的颜色

自动白平衡:能对光源的特有颜色自动补偿

k值:k值高,颜色就暖

7. 光质

直射光-硬光

光方向性强,明暗分界明显

散射光-柔光

明暗反差小,柔美

8. 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
常用的光位有顺光、侧光(正侧光和前、后侧光)、逆光、顶光。

顺光

光线在被摄体的正面。立体感差,缺乏大的明暗变化

【特点】受光均匀,曝光容易控制;最接近景物原型,记录详细;色彩饱和度高、色彩鲜艳。但缺少明暗反差和阴影衬托,立体感较差,缺乏生气。
【用途】在灯光人像中常用作辅光。适用于风光摄影、追求详细记录的侦查取证等方面。

侧光

光源在侧面。立体感强,明暗对比明显

1、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这是最常用的光位。
2、正侧光:指90度侧光,光从拍摄物左右两侧照射过来。
3、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呈135度角。

【特点】侧光适合表现被摄物的质感、轮廓、形状和纹理,突出立体感和层次感,营造光影变化、明暗反差大、表现个性。
【用途】人像摄影、建筑物、风光摄影等众多领域。使用广泛。

逆光

也称为背光,光源来自被摄体后方,与相机成180度角。突出主体轮廓,不能体现正面细节

【特点】营造生动的轮廓光线,使画面产生立体感、层次感;增强质感、增强氛围意境有艺术感、反差大有视觉冲击力、很多时候需要配合反光板或闪光灯辅助照明,避免主体曝光不足。

【用途】用来勾勒被摄体的轮廓形状、拍摄剪影等创作方向。

顶光

在上方,阴影严重 突出局部

【特点】会在人物的眼睛、鼻子及下颌形成浓重的阴影,不利于人物的表现,通常忌拍人像,除非改变人物脸部方向。适合拍摄风景,可以营造明朗、活泼、热情的气氛。
【用途】风光摄影。

底光

在下边,很恐怖,少用

9. 光比

被摄物主要亮部与暗部受光亮的差别

10. 滤镜

保护镜

UV镜:过滤紫外线 提高清晰度

偏振镜/PL镜

可以消除物体表面的反光,让物体在过亮的环境下还能显示出原有的清晰度,质感和色彩饱和度

11. 视角和影调

视角

景物水平线和相机水平线不同,导致不同视角

高视角

向下拍摄。会议、婚礼大场面

低视角

往上拍,突出高大,建筑、长腿

平视角

摄影的影调

不同强弱的光线照射下,被摄物体的明暗反差

高调

浅色或白色背景。顺光拍摄
半身特写居多

低调

背景深色为主。侧光或逆光

中间调

黑白均等

12. 构图

透视

用线条和明暗,突出立体空间和三维感。
线性透视:近大远小,物体向中心靠拢直到消失
空气透视:颜色变化。近处颜色深,远处颜色浅

前景和背景

前景

焦点前边的景物
增加画面空间的层次感
均衡画面

背景

突出主题。简洁的背景便于突出主题

平面构图

点线面在图中的位置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9宫格

常见摄影题材和技法

日出日落

地点:开阔地方,高地势
春秋两季好。云层多的时候好

测光:在中等亮度的位置

瀑布

快快门拍摄水花瞬间;慢快门拍水泄效果

烟花绽放

小光圈。背景也比较清晰
手动对焦,对天空无穷远的地方也能对焦
构图时可以用城市的夜景做衬托

常见拍摄场景

夜景人像拍摄

内置、外置闪光灯,补光
选择有灯光效果的背景

快快门

夜景风光拍摄
小光圈,清晰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用光方法

顺光拍摄

照片显得平淡呆板,人容易眯眼
光直接打到脸上,脸容易白
注意抓拍人物的表情

侧光拍摄

光线在被摄物的侧面,被摄物一边亮、一边暗
立体感强。风光摄影、人物摄影

逆光拍摄

光线在被摄物后面、斜后面。
要注意补光,前边打反光板、开闪光灯
注意光圈大小,脸部和发丝不能过曝
以深色背景作为逆光人像背景

漫射光拍摄

晴天背阴处的反射光或者阴天透过云层的光线,没有明显方向,景物没有明显亮暗部

人像摄影构图

九宫格:黄金分割交叉点。头部在其中一个交叉点上

中心构图法、三分法

吊角构图:四个角上、视线面对的地方留白
虚实对比、大小对比、远近伏笔、色彩对比、剪影表现形式

外景拍摄

不同拍摄角度的运用

平拍

全身照 相机在被摄对象腰部;半身照在胸部;特写在眼睛

俯拍

近景头像,头大下巴小的效果

仰拍

腿长身子短,高大挺拔

Contents
  1. 1. 摄影入门29课笔记(B站)
    1. 1.1. 前言
    2. 1.2. 1. 曝光三要素:控制光线强度
    3. 1.3. 2. 拍摄模式
    4. 1.4. 3. 镜头
    5. 1.5. 4. 对焦模式
    6. 1.6. 5. 对焦点
    7. 1.7. 6. 白平衡
    8. 1.8. 7. 光质
    9. 1.9. 8. 光位
    10. 1.10. 9. 光比
    11. 1.11. 10. 滤镜
    12. 1.12. 11. 视角和影调
      1. 1.12.1. 视角
      2. 1.12.2. 摄影的影调
    13. 1.13. 12. 构图
      1. 1.13.1. 透视
      2. 1.13.2. 前景和背景
      3. 1.13.3. 平面构图
      4. 1.13.4. 常见摄影题材和技法
      5. 1.13.5. 常见拍摄场景
      6. 1.13.6. 人像摄影
      7. 1.13.7. 人像摄影构图
      8. 1.13.8. 外景拍摄
|